鄭家寶校長 蒙黃花沃紀念小學
自從二零二二年末,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GAI)如Open AI的Chat GPT 4.0、文心一言、Deep Seek、Grok等技術迅速崛起,教育領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些技術不僅改變了教學方式,也對學生的學習體驗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小學已經紛紛引入了智能教學系統,利用AI算法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智能評分系統能夠快速批改作業和試卷,大大節省了教師的時間;虛擬實境技術則為學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易懂。部分學校使用AI驅動的語言學習平台,能夠實時分析學生的發音和語法使用,提供即時反饋。更有甚者,國內已有學校使用能夠每秒檢查學生表情、統計學生上課行為、記錄每位學生回答問題的智能教學系統,進一步支援個性化學習。
這些技術的應用無疑顯著提高了教學效率,使教師能夠更精準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為學生創造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然而,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尤其是在價值觀教育方面。如何在GAI時代中找到技術與人文的平衡點,成為教育工作者需思考的問題。
作為一名前線教育者、基督徒和母親,筆者非常支持教育局推行的價值觀教育。然而,筆者更認為「培養」一個人的價值觀,而不是「教育」一個人的價值觀。價值觀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通過言行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在學習如何與照顧者溝通、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如何信任與被愛。即便是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也會因為各自的經歷而擁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在GAI時代,教師的角色需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價值觀的引導者和學生成長的陪伴者。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學生已經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教師的責任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幫助學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他們成為有責任感、有同理心、有信仰的人。
最後,筆者想與基督徒教師共勉:我們的教育使命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讓孩子認識上帝。當他們在人生中迷失方向時,能夠知道上帝是他們的避難所,是他們隨時的幫助。正如《詩篇》四十六1所說:「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我們也要讓孩子明白,他們比萬物都尊貴,因為「上帝就照著他的形像創造人,照著上帝的形像創造他們;他創造了他們,有男有女。」(《創世記》一27)
願我們在GAI時代的教育中,不僅擁抱科技的進步,更堅守信仰與價值觀的傳承,成為學生生命中的引路人。
與GAI時代的教育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