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可以留下的還有甚麼?

586

馬慧儀牧師 長洲堂

踏入六十歲,正是時候重新盤點人生秩序,練習把不必要的重擔,一一放下,讓自己活得靈巧輕鬆。告別過去的忙碌,再沒藉口或理由阻礙自己進入第二人生。回顧昔日,入讀崇基,叫我重新認識基督教,不斷尋索真理。主修女性主義神學,叫我醒覺信仰中的盲點,重新檢視自己、認識上主。堂校牧養二十六載,讓我走進人群、羊群、甚至狼群中,領略過不同的信仰面貌和個性。今天稍稍停下來,重拾簡單的生活,整理所學、所思、所見,重新整理生命中孰重敦輕。學習斷絕過度完美的執著,好好享受一個人的慢活與寧靜。退下來的日子,正好讓自己反思身處的環境,檢視自己的初衷,繼而調整自己的期望,改變向前衝的心態,安静地發動一埸內在的更新。安靜並非無聲,安靜和聆聽本是分不開。安靜令人聽見更多聲音。慢活,可以創造生存的空間,讓人重尋呼吸,重設心跳,重獲感覺,為下一個使命作出最佳的準備。

開始執拾宿舍和辦公室,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斷捨離。這樣,要留下來的、該留下來的又是甚麼?

留下積極的工作態度

「依決而行」是我的辦事作風。行政上議決的事情,就要落實執行。若沒有實行或是沒有辦法執行,就白費大家開會和討論的時間。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所有事工都被拖垮。努力把事情按時辦妥,緩事而急幹,敏則有功;急事而緩辦,忙則多錯。

留下嘗試和改變的勇氣

福音事工有很多可能性,也有很多發展的空間。兄姊們要有勇氣去嘗試,找出不同的可能性,不要故步自封,自定框架。若有某些事工已完成其歷史任務,亦要有勇氣地把其結束,或作出徹底的更新,勉強撐下去只會製造更多的矛盾,勞民傷財,吃力而不討好。

留下學習的興趣

二零零九年博士畢業後再沒有進行正規的研究和進修,但每年我都會為自己安排不同的短期課程或工作坊,如︰生死教育、靈修操練、長者精神健康、水彩班、長者健康飲食、香薰穴位按摩、哀傷輔導…⋯等。有的為興趣,有的長知識。同樣,作為教會的事奉者,我們也要擴闊自己的視野,為自己的事奉崗位增添深度和闊度,從不同的層面反思信仰,榮神益人。

留下美好的回憶

甚願長洲堂這個「家」的文化、大家親切的笑臉,不僅成為我們的回憶,更能成為我們的動力,繼續為主發熱發光。

原文刊於《長洲堂主日崇拜周刊》(2023年8月6日),蒙作者及長洲堂允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