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大專事工:征途——台灣之旅

590

本會大專事工

引言:踏上征途,流浪中發現上帝

區會大專事工於二零二三年一月正式啟動,關顧對象主要為中華基督教會中學畢業、正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的大專生。剛過去的六月,區會同工帶同三位同學參加了G-Power 青少年事工聯盟舉辦的「征途—台港青少年成長之旅」,透過在台灣流浪體驗,感受世界不同的人和事、反思人生信仰、發掘人生的不同面貌和自我。

旅程由六月十九日開始至二十五日結束,以高雄為起點,經過台東,最後以台北為終點。旅程期間,參加者獲分配台幣3,500元旅費,在三天的流浪之中,自行安排食宿交通,其中兩天探訪台東金崙的原住民部落,接待方是中華基督教浸信會歷坵教會的杜義輝牧師,他帶領我們體驗原住民生活,包括種田、野炊、打獵等,從中反思上帝與受造世界的關係。參加者在旅途中走過田野、森林,又到過發達城市,吃過素食,也吃過野味,在強烈反差的生活方式中,探問「上帝在哪兒?」,反思何謂合乎上帝心意的生活。

林言瀚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台灣,第一次成為背包客,第一次流浪,面對很多的挑戰和突破,縱使過程充滿未知和崎嶇,但卻非常充實、滿足和感動。

很感恩區會的大專事工讓我有一次以流浪方式出走的機會,感受到獨遊的樂趣、當地人的熱情和自我成長的嚮往。在高雄素食店「木葉粗食」聽故事,老闆娘一句的「改變源於感動而非強逼」;東港「咖啡時光」店員的的熱情款待;金崙手工麵包店老闆的滿腔熱忱;部落牧師的全然交託;部落小孩的好動積極;台港青年的友善陪伴;The Hope 聽到熱淚盈眶的講道,意識到思想上的成長,不只在於自我思索,也在於見識他人和透過經歷探索自我。這趟旅程,我發掘到背包客獨遊的樂趣,於旅行不只是吃喝玩樂,更可以是挑戰自我和增廣見聞的契機。這一次踏出舒適圈,立刻激活了我對獨遊的慾望,心裡滿腔熱血地想趕快再來一趟,去認識當地人,去了解他們的故事,去沉澱和反思自己。

上帝一直都在,縱然路途上,我們趕著去找路、找民宿和找地方去,沒有時間好好靜下來沉思上帝的安排。但安頓後,回望這次的活動,我發現祂一直都在,去程時看到一段有關「如鷹展翅上騰」的經文,回程的最後一天,這段經文又在崇拜時映入眼簾。旅程前,我曾思索對去愛與被愛的經歷,又在回程當日,上帝藉著牧者點醒了我,感觸至極。七日的旅程,幾乎都是陽光普照,而我們又遇上很多善良的台灣人和台港人,滿滿的祝福和平安。感謝祢。

林言瀚 何福堂書院畢業生,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二年級生

許偉臻   

今次台灣流浪之旅是前所未有的體驗。一個背包,裝起七天的行裝就出發去台灣。整個行程十分緊湊,先由高雄到金崙再返回高雄最後來到台北。無論第一天晚上要「空降」在東港尋找民宿或最後一日去The Hope 參加崇拜,每一個環節和片段都很深刻。特別深刻是有一個環節,我們需要一個人旅行。當時我決定去高雄,因為我想體驗乘搭通宵巴士由高雄北上到台北,所以我就由金崙出發到高雄。

到達高雄後,我連忙尋找客運巴士站,東奔西跑,也找不到,連當地人都不知道,但我看Google Maps只需走十五分鐘,於是步行過去。之後開始了我的流浪,出發尋找籃球場,剛好看到有一群人正在鬥牛(鬥波),於是隻身「跟隊」,又順便與當地人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即使我們素未謀面,但憑著籃球我們可以互相認識。

總結整個旅程,部落和「木葉粗食」這兩個地方令我感受最深。「木葉粗食」是一間以素食為主題的餐廳,香港人老闆和台灣人老闆娘在店內裝潢和挑選食材(以本地農夫耕種的蔬菜為主),都親力親為。當日有幸能夠聆聽老闆娘食素的原因和過往店內舉辦活動的經歷,如關注台灣籠子雞的待遇等。部落的杜牧師為我們分享,原住民以種植小麥和打獵為主要糧食供應,原來獵人打獵有他們的原則,只可以打獵雄性動物,不可以打獵雌性或初生動物,然而我們有幸品嚐到新鮮的山羌肉,肉味濃烈,令我聯想起一句說話:「一試無訪,再試投降」。雖然兩者對食物有不同的立場,但我聯想起聖經提及過地上的萬物供應都來自上帝,無論蔬果或動物都是上帝創造物,我記得杜牧師曾說他們能夠打獵都是上帝給予,他們會心存感恩上帝的供應。我感受到即使大家立場都不同,但上帝不會撇下任何人。最後我想用「木葉粗食」中一句說話作總結:讓我們重新思考「吃」這件事(Food for thought)。

許偉臻 何福堂書院畢業生,現為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歷史系副學士二年級

郭鴻安

旅途結束一個月後,想不到我會如此想念在台灣的種種經歷,很想再次感受當地的人和事,這趟旅程不僅帶給我不少突破,也讓我反思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第一天晚上,我們在全素餐廳「木葉粗食」享用晚餐,店舖内充滿自然元素的裝飾,營造出簡單而溫暖的氛圍,這裡的每道菜式都是老闆精心設計,讓我發現素食的組合其實可以很有趣味,感恩店員的用心帶給我深刻且全新的素食體驗,隨後和老闆娘交流的過程中得悉很多素食於環境以至健康的益處,他們的努力曾經成功令非素食者開始反思自身與世界的關係,從而自發嘗試食素,讓我也重新思考吃這件事。

真正的挑戰在晚飯之後,在深夜的東港要找到平價住宿十分困難,在苦惱是否要大破費時我們遇上了熱心友善的店主,出乎意料的是她竟主動幫我們聯絡其他符合預算的民宿,感恩有他們相助,令我更深信一切都在上帝的安排裡,叫我們不必擔憂。

旅途中最深刻的當然是探訪歷岴部落的過程,歷岴浸信教會的杜牧師為我們講解許多部落的文化,原住民會利用山上的螞蟻清除田裡的害蟲,用鐵罐的撞擊聲嚇走鳥兒等方法去克服大自然給他們的挑戰,經過長時間辛勞的耕作才能種出足夠自給自足的小米,牧師還介紹了很多舊時的習俗,之後因基督教傳入村子的緣故,歷史上存在的婚姻和階級文化逐漸式微,上帝的帶領也驅散了曾經的迷信。

在部落的第二天,我們早上四時半便要起來到田裡播種洛神花種籽,起初看著牧師示範,感覺也算輕鬆,然後我們就下田親身體驗,接下來的個半小時我不斷重複著挖土、撒種、覆蓋的動作,我的體力越下降,太陽的光就越猛烈,直到太陽完全爬過山頭,播種的工作宣告結束,回村落吃早餐時間才剛到七時半,新的一天才剛從充實中開始,平日這個時候還在睡夢中的我早已累透,雖然知道播種的功夫很微小,植物成長也受很多因素影響,但我們必需先用心撒種,然後靠著上帝的栽培讓種子能在好土壤中發芽成長。此外,晚上在山上的狩獵過程也讓我明白到人類其實很渺小,即使獵人的眼睛和反應速度已經令人十分佩服,最後收穫卻只有兩隻獵物,可能是那天運氣不太好,不過大自然的供應肯定是足夠的,因為我很記得獵人說過「吃多少殺多少」,這樣既不是浪費也不是過度殘害生命,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體現。

郭鴻安 協和書院畢業生,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系二年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