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廬】守護孩子——老師與社工的角色

1252

朱少萍 本會學前駐校社會工作服務主任

軒軒自三歲開始已入讀這屋邨鄰近的幼稚園,至今已踏入第三年。雖然他樣子不算很討人歡喜,但也總算是乖巧聽話。他並不像一些陽光孩子般經常向人展開如花的笑臉;相反面對成年人,他總是低頭不語,讓人感覺有點欠缺自信及楚楚可憐。軒軒身體比較瘦弱、間中也會聲稱因病請假,由於不算頻密,老師們也沒有特別留意他。

自今年開學初,軒軒的行為及情緒顯得很反常,不但在課堂內坐立不安、大吵大嚷,還經常騷擾課室秩序,令老師們頭痛不已,最終孩子被診斷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由於軒軒的情況持續,老師便轉介給社工跟進。當社工在接觸軒軒的家庭,發現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與家庭狀況轉變很有關連。原來軒軒的媽媽剛誕下弟弟,因弟弟身體有先天性問題需經常進出醫院,軒軒媽媽亦因太擔心弟弟的健康而患上產後抑鬱。加上疫情下當飲食業的爸爸收入銳減,令家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每當軒軒爸爸心煩意亂,而軒軒要求爸爸一起玩,或弄哭弟弟的時候,爸爸便會大聲責駡他,家庭氣氛也很繃緊。孩子在家顯得步步為營及不知所措,只能經常獨自玩耍又不能發出聲響,免得弄醒弟弟招來責駡。

社工得知軒軒的家庭狀況後,便立即協助他們申請食物援助,並轉介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支援家庭的需要。其後軒軒爸爸也參加了再培訓課程而成功轉職。孩子方面,社工以遊戲治療紓緩孩子的情緒、建立自信及讓孩子學習遵守規限。隨著家庭壓力得到紓緩,家庭氣氛也較為緩和;家長也願意參加一些家長講座以改善親子關係,孩子的情況也穩定下來。

在學校的環境,校方對於孩子的成長及學習較為重視,故維持課堂秩序及編配合適的課程內容及進度,令孩子可持續並穩定地吸收知識及成長至為重要。所以老師的角色是以教導為主,並關心留意孩子的學習能力及年齡所及應有的自理及發展狀況。而社工是主要關顧一些較大心理及社會需要的學生,顧名思義是幫助一些受困擾的孩子。社工會從受助者的社會需要及心理需要出發,評估受助者的狀況,從而引用適當的社會資源幫助他們。故此社工對社會資源是很熟悉,並透過轉介合適的機構及定期與不同機構聯繫以協助受助者渡過難關。心理需要方面,社工會評估受助者的情緒精神狀況及壓力來源,綜合環境、生活轉變、處理困難的模式及習慣等因素,以理解及引發轉變。

於處理孩子的困擾,尤其是幼稚園階段的孩子,社工不會只從個人層面出發,也會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及親子互動的模式,因這年紀的孩子很受父母及家庭影響,而介入重點也不只是處理表面問題(例:軒軒的不專注及騷擾課室秩序),而是更重要是核心問題(軒軒的家庭經濟、照顧上的需要、適當地處理情緒及合宜的管教方法等),希望達至長遠改善的目的。當然預防勝於治療,所以社工也會在學校舉辦不同活動及親職講座,使家長更能掌握孩子的成長需要並建立有效及合宜的管教模式,不但能為良好的親子關係奠下基礎,當逆境來臨或面臨孩子成長所帶來的衝擊也可以從容面對。

雖然老師及社工的工作重點不同,但在學生的成長階段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希望透過彼此通力合作,不同的專業能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成為孩子成長的保護網,守護著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