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廬】我的「自療」

606

趙國慧 本會家庭支援服務輔導員

自幼愛執拾,是懂事以來自發的生活習慣,陪著我長大,越執越熟手,越執越認識自己,越執越有份對生命的領悟。從小只認定「常執拾」是愛淸潔整齊的行為,極其量是一種好習慣,年歲越長卻越發現,執拾對自己處事為人有很多珍貴的啟示。

自我療癒

走一生,年輕時努力想擁有、想累積去滿足生活;年長了卻想擺脫、想輕省去好好過生活⋯⋯越年長,物件、關係、經歷,甚至是心結也越來越多,化成回憶未經消化也越感累贅。

自幼至今,不知怎的總會定時定候 想翻開衣廂抽屜執整過濾;閒時也總愛把雜物篩選,從新擺好騰出空間才感到舒心;納悶時也總愛清理棄掉一下舊物件;傷心不快時更愛靜靜躲起來翻東翻西,從新看一遍回憶一下。

細細碎碎,執執拾拾,發現這是跟內心談話的場境;專注執拾,把雜亂的東西慢慢篩選分類,心裡也同步消化編織自己的思緒,手在「執」心也在「執」!每天的經歷遭遇未必能事事按自己意願,靜靜整理執拾卻可自由發揮,建立自己喜歡的秩序。物件執好,環境空間多了,心裡的空間也被打掃了一番。

凡事要「剛剛好」的嚮往

喜歡執拾,享受過井然有序的空間感,嚐過在亂中尋著秩序的趣味及成功感,也孕育出寧缺勿濫、貴精不貴多的追求,認定不多也不少是最滿足的境界。

慢慢對自己生活最需要甚麼、甚麼是首選、甚麼是次要的直覺非常敏銳。日子有功,自己選擇的也多是需要的、真正喜歡的;經過篩選的擁有,也自然是有感情的擁有。甚或,內心經歷了篩選,經過了多次對自我習慣的觀察,越發現,有些需要只是假象錯覺,這種發現令心安定了,擁有的渴望也隨之轉化。

生活越來越少多餘的擁有,內心也越來越敏鋭自己真正嚮往及投入的人和事。

生活的靈感

執拾習慣不經意塑造了自己管理生活的哲學,甚麼取甚麽捨,熟悉自己的「有」與「缺」……,收穫是生活越來越少無謂的後悔。

執拾也是執整,也是看清自己,重覆看見自己如何做決定,如何做人,便不得不承認生命很少有真正的「錯過」,當下的選擇一定有當時的因由及重視。

另一種收穫也因著對自己熟悉,內心感覺會變得敏銳,擁有甚麼會最稱心,甚麼是「霎眼嬌」會領悟得很快。心輕鬆,便不時有很多靈感湧現去滿足自己的需要。

經年累月的體會,越發現「執拾」是一種生命很原始的需要,是一種自我療癒,也是一種內在動力的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