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專講】好好守護耶和華所賜的禮物

729

盧松標 本會社會服務總協調主任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禮物,孩子是祂所給的賞賜。」—《詩篇》一百二十七篇3節(聖經當代譯本修訂版)

區會一直以來秉承基督傳道服務精神,無論在區會直屬、有關或堂辦的學校內建立包括教育專業、社工專業和校牧組成的團隊,牧養上帝交託給我們的每位學生及其家庭,幫助兒童及青少年在身、心、社、靈的健康發展。為回應社會需要,區會於二零一九年八月開始聯同區會直屬和堂會主辦的幼稚園和幼兒園積極參與社會福利署的「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為保護兒童及支持有福利需要家庭出一分力,蒙上帝的恩典,三年的默默耕耘,服務在守護孩子的工作上初見成效,而「堂、校、社」家庭關顧模式亦漸趨成熟。

被委託就該計劃進行評估研究及提供長遠發展建議的香港城市大學顧問團隊於八月十六日及二十二日分別向營運機構及學校公佈有關結果,當天分享大致肯定過去三年多的工作成效,但卻有以下令人感到驚訝的建議:

1. 按地區重組服務團隊;

2. 由中央配對學校與營運機構;

3. 以節數為基礎的「探訪模式」替代以日數計算的「駐校模式」;

4. 取消半隊或聯營團隊;

5. 更改服務名稱為「保護兒童學前社工服務團隊」。

以上每項建議,極有將現已建立而行之有效的服務模式推倒重來的意味,首先大家應回歸學前單位社會工作服務原先成立的初衷。無可否認整個服務理念乃緣於回應兩宗不幸因虐兒導致死亡事件而引發,起初社會的討論及思考,集中於事件是否涉及個人因素所導致,即是照顧者施虐的劣行或是身邊專專業人士失職而引致的惡果;但當全面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後,歸因事件是出於體制上的漏洞和組織文化氛圍上的缺失,因此結論得出必須加強學前兒童保護網的建議。

而「學前單位社會工作服務」的設置,正正回應以上的需要,建立以學校為本位、以家庭為介入對象的兒童保護工作。派駐社工進入校園,是期望藉著專業介入,以學校為基地,展開以家庭為本多元系統的介入工作:一方面進入學校體系,了解學校固有傳統文化及行政運作;另一方面亦強化學校及家庭保護兒童的意識和介入技巧。換言之,兩條腿走路,一邊努力融入,另一邊引發體制上的改變,以達致守護兒童的終極目標。

守護兒童是整個社會的責任,若有所缺失,不單孩子受到傷害,整個家庭亦受重創,最終大家只會付上沉重的代價。孩子由出生至成長的每一階段,都會為每個家庭帶來衝擊和挑戰。當家庭的承載力到達臨界點,便需要外間協助和介入。因此,守護兒童工作可分為三個重點:一方面是加強家庭教養子女的承載力,以防危機出現,打造健康家庭的成長基礎;另一方面是及早介入越界的高危家庭,為孩子提供即時保護,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最後是為受創家庭復原重建生活,開創未來。以上種種工作,尤其是在及早辨識有潛在危機、發掘隱蔽及低動機家庭個案方面,只有以學校為基地的同工能肩負,且憑藉一直以來與堂會、學校、社會服務單位和家長建立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展開保護兒童的工作。

基於以上因素,由擁有共同背景、理念和信仰的機構,承擔學前單位社會工作服務,變得極為關鍵。以區會為例,區會直屬和堂辦的幼稚園和幼兒園一向與堂會建立極緊密關係,不少更設立校牧一職去牧養學生家庭,而「堂、校、社」家庭關顧模式亦得以建立。基於共同願景和使命,因而能夠跨越彼此不同,摒除不必要的人事障礙,大大縮短磨合時間,讓開展保護兒童及家庭介入工作事半功倍。在此,期望以結果為目標的現屆政府能根據先導計劃原有的配對及營運模式為基礎,於2023/24學年落實相關服務恆常化的運作安排,讓大家能好好守護上主賜給我們的禮物,誠心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