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僕之言】「古靈精怪」的問題源頭

748

蔡維珠宣教師 基華堂

《聖經》裡常提醒我們要把上主的吩咐和教導世世代代的傳流,好使後代謹守遵行,讓他們一直在上主的教導裡。在舊約時代,信仰是家族性的承傳,好像在出生時已被選定下來。在今世代裡,青少年事工及第二代信徒成為被受關注的一群。在二零一九年香港教會普查中顯示,第二代基督徒佔全體青少年的平均數和中位數分別為38.6%和31%,較二零一四年的24.4%和25%為高。在堂會的關注課題裡,約有七成半的堂會表示青少年信徒流失是他們所關注的,關於流失的範疇中,第二代青少年信徒流失最受關注。(註)

信二代是一個教會自然增長的群體,相信也是教會和同工需要持續面對的狀況。第二代信徒往往出現不同的極端,一是非常投入教會,一是找緊機會預備離開或已經離開了;一是乖巧的聽導師說話,一是口齒伶俐的反駁導師;他們會為導師帶來樂趣,也會帶來苦惱。教會和導師會引導他們在成長過程裡由認識信仰到確認信仰,家長的教導也佔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父、母親不單只是把他們帶到教會裡,也要把信仰帶到家裡讓他們看見信仰在教會以外的情況,信仰可以透過教導來認識,亦需要把信仰透過示範來讓他們看見。特別是在多元和複雜的社會裡,更會認為他們需要經歷信仰的真實,期待他們在過程裡運用過去的教導和知識來確認信仰,但經歷有時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結果也未必是我們所預計的,因為過程裡也包含難處和不容易。

在信二代的成長裡,他們學會了很多基督宗教的知識和道理,這些都成為他們經歷信仰上的資源。可是不少知識和道理都會停留在認知層面上,到了實際面對現實處境時,往往會有不同的元素出現,這些狀況會令他們感到迷惑或困難,甚至過去學會的道理也難以回應當前的處境。不論是父、母、同工或導師,在指導時相信會作出清晰的教導和提醒,但讓他們欠缺了思考過程的確認,不少教導或指引或許成為一擊即中的紅心答案。從小教導乖巧和聽話,這些道理在理解上他們都會欣然接受,在回應時卻失去了一些應對的能力。

很喜歡與年青信徒討論信仰,特別期待他們提出一些「古靈精怪」的回應和提問。對信二代來說,有些題目很容易會有一定的答案,或許對教導者而言這都已成為一個習慣或認知的事實,已經沒有提問原因的想法或出現不解。向信二代提問,他們會快而準地提供信仰的標準答案作回應,這些回應能肯定他們過去在主學日和崇拜裡認識到一定的知識。他們慢慢長大,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信仰也應該成為他們思考和反思的其中一個範疇。向他們提出反問,一同探索由答案回歸到問題的起始也是另一種樂趣。在他們的信仰歷程裡,一方面他們需要經驗信仰的真實,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信仰知識的認知上有進深的探究,特別是由提問走到答案的過程,不論是神學解釋,聖經指引在回應處境的內容都是值得深思,甚至混合社會學、心理學或醫學的知識,這些也能豐富我們在聖經教導上的應用性。

讓他們有機會提問為甚麼或我們反問他們為甚麼,彼此一同思考與探究信仰,讓備受堂會關注的第二代青少年信徒,能成為更多「古靈精怪」問題的源頭(注:發問的問題)。

註:2019香港教會普查研究組編:《2019香港教會普查》(香港: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有限公司),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