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廬】細味品格

822

薛玉女 本家庭支援服務中心輔導員

近日有機會與智障學童的家長來一個小組分享會,在交流過程中喚起了大家對品格的留神。有人提及一個真人真事,兩位智障人士結為夫婦,育有一名健全的女兒。這個家庭被媒體採訪輯成一個時事節目,讓大眾了解智障人士同樣享有婚姻,甚至生育的權利,而背後需要有何重要的基礎去成就此事。

故事主人翁阿宏(化名)與阿芬(化名)同是輕度智障人士,阿宏的工作是辦公室助理,做了十一年並獲得上司與同事的讚許,特別欣賞他主動盡責;他的太太是家庭主婦,平時主要照顧一名六歲的女兒。阿宏在孤兒院長大,成長中學懂照顧他人,而阿芬卻是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成長,結婚前是不用做家務的,她在婚後慢慢便學會了。阿宏每天放工回家也會幫忙煮飯,並教導女兒做功課。最令人印象深刻是他為意到自己過往讀書有限,也忘記了很多,於是重拾課本自修,先讓自己明白,然後能夠指導女兒理解有關的知識。當在坐的家長們看了阿宏這位特別的父親,都被他的堅毅和承擔所感動,覺得他不會比一般的父母遜色,甚至做得更好。此外,大家也一起探索阿宏如何被培育有如此良好品格的一個人,包括他成長中的環境,接觸的人等等是如何影響他。

阿宏的故事帶動家長們彼此交流培育智障孩子的想法和經驗,其中一位母親在分享前示意已取得兒子的同意,所以現在她可以分享他們的生活經驗,可見她相當看重對孩子的尊重。她分享在兒子年幼時,為了讓他學懂金錢運用,會給他少量的零用錢,讓他經驗在有限的金錢下如何選購玩具,用剩的儲起,不夠的可以怎麼辦。令我深刻和欣賞的是兒子每次買玩具,母親都陪伴著,在旁聆聽孩子的喜好,面對眼前林林種種的吸引,母親也會與兒子分享購物時會面對的掙扎和考慮;這過程正好是讓孩子經驗何謂誠實地面對自己,坦誠地與人分享。

除了家庭影響一個人的品格形成,相信學校也是另一個重要的場所。最近一位中三學生與我分享她學校的一個特別活動:賣物會,老師會拿出衣服、手袋等等物品義賣,收益會捐作慈善用途。令我驚訝的是當中竟然有學生以一千元購買了老師的手袋;同時令我安慰的是告訴我的這位中三學生,也為意到這個活動所賣的物品很有問題,她提出為何不是賣合適學生使用的物品,如書本、文具或USB手指等等,我表示十分認同。而且當想到這樣的賣物會之內容和經驗的時候,其實老師不自覺地向學生正示範著甚麼,傳遞著甚麼信息呢?是物慾或追求名牌?

資訊發達和上網的普及,年輕人不時掌握最快和最新的資訊,不論是時事或娛樂新聞。常見到不少政客說一套做一套,著名影星在婚姻內公然的不忠,這些公眾人物的示範,會如何影響人對於品格修養的追求呢?然而慶幸的是,網上世界仍然有人勇敢地對於欠缺品格修養而作出缺德行為的人留言發聲,糾正歪理,以致當今社會不被重視的品格修養不致於達清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