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專講】防疫居家期間與家人和睦相處的一些建議

1312

郭偉強 本會社會服務總協調主任

因疫情的關係,大部分人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因此與家人彼此間相處時間變長,這情況肯定跟往常不太一樣,每一個家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也不同。然而,不管各家庭的情況如何,我們都可以想辦法讓這段時光發揮積極的作用,促進家人的關係。大家可考慮參考下列的建議:

一、適度區隔私人空間,緩衝相處壓力:我們可以運用一家人困在家中的時間,學習接受和保有家中各人自己的空間。家人雖然待在同個屋簷下,但每位家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喜好,要學習與接受其他家人會有不同的習慣,彼此也要練習保有一點自己的空間與時間,尊重其他家庭成員的個人空間和時間,避免引致關係緊張。建議在家裡依照時段,區隔每個人的私人空間,例如:早上的客廳或梳化是爸爸一個人用,早上的書房或電腦桌讓孩子上網課,下午的睡房或梳化是媽媽的空間…⋯,以緩衝密集相處的日常摩擦,各自在完全獨處的時候舒緩情緒。

二、共同承擔家務,放寬期待標準:隨著待在家的時間變多,預備膳食、清洗衣物、打掃家居等家務頻率也倍增,倘若各人還是只顧自己的事務而不分擔家務,那平時的「一家之煮」面對沒完沒了的家務,情緒可想而知不會好到那裡。加拉太書六章2節講得好:「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但同時「⋯人人必須擔當自己的擔子」(5節)。家中的事大家都有責任,要彼此分擔。每位家人若能選擇作自己拿手的事情,共同分擔家務,才不會造成某位成員的負擔及不公平的感覺,對家也更有參與感。而在非常時期,稍微放寬一點對人、對事的期待標準,以溫暖扶持取代批評指責,將有助於和諧的家庭氛圍。

三、遇到衝突時,暫時離開現場:家人相處難免發生摩擦,甚至出現衝突,當衝突發生時,常常有可能被當下的情緒所左右,說出一些傷害對方的說話,當發覺雙方情緒快要失控時,先自己暫時離開現場,透過從事自己的興趣或室內運動來轉移,先紓緩當下的憤怒情緒,當雙方情緒都平靜後,可透過書寫,將自己為何會生氣的想法寫下來,從中思考自己生氣的原因,之後可以用便條或是發訊息(電郵或手機訊息),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避免用指責的說話,讓家人能了解自己真實的想法,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

四、學習進行非暴力溝通,建立正向情感連結:一家人困在家中溝通的機會必然增加,倘若任由個人的情緒主宰言語,必十分傷害家人之間的關係。箴言十二章18節提醒:「說話浮躁,猶如刺刀;智慧人的舌頭卻能醫治」。家人之間要用尊重的心態傾聽彼此的需求,同時誠懇、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請緊記溝通不是要爭辯出輸贏,而是達至彼此理解,才能促使關係變得更好。以下是關於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

  1. 描述觀察而不加評論:客觀地說出對方做了甚麼事,說了甚麼話,專注在描述事實,不要添加個人的判斷與批評。
  2. 辨識並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方的行為導致自己產生甚麼樣的感受。
  3. 探索感受的根源:探索自己的內心深處,把上述的感受是因為甚麼需求沒被滿足而產生找出來。
  4. 提出對大家都是有益和建設性的請求:為了滿足需要,向對方提出明確且可執行的需求。
    試舉例如下:「媽媽您只要看到我看手機,就一直催我去讀書,這讓我覺得有點煩躁,也覺得受到干涉的不自由,其實我有規劃讀書的時間,希望您要相信我,給我安排生活的自主權。」

五、跨越家裡四道牆,保持情感聯繫:抗疫期間人們保持社交距離,較難與家庭外的成員互相交流,容易讓人陷入孤獨情境,進而影響身心健康。慶幸的是,現代科技為實體形式外的數碼互動增添助力,只要有網路及手機或電腦,我們可以透過參與視訊聊天及網路社群,感受人際間的支持力量。

我們要盡量避免全時間追蹤疫情的訊息。二十四小時放送的疫情新聞讓恐懼、擔憂與壓力不斷累積,面對焦慮程度較嚴重的家人也不用因此而去苛責,透過建立每天固定的日程,減少一直觀看新聞的時間,降低各自的壓力,也比較不會破壞家人之間的關係。此外,只要能保持社交距離,戴上口罩,跨越家裡四道牆,在戶外進行活動仍是安全的,不論是簡單如到公園運動,踩腳踏車,或是到郊野遠足,遠離人群、親親大自然,這些都是令人身心舒暢、促進家人感情的好辦法。

大家都殷切期盼疫情獲得控制,能夠恢復正常上班、上課的生活,希望我們的願望盡快實現。在防疫居家期間與家人互相關心照顧,在一個屋簷下和睦相處,也跟朋友維持著情感聯繫,不要讓有形的社交距離,限制無形的心理親密。相信在疫情過後,這個共同經歷將會讓家人之間的關係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