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專講】交棒

905

蒲錦昌牧師 本會副總幹事

一、引言

各位牧者、弟兄姊妹、親友和嘉賓,平安!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我們正在做一件前無古人的事,因為中華基督教會從來未試過獨立的舉行宣教師差遣崇拜,也從來未試過有這麼多宣教師同一年受差遣。為了應對疫情,減低同時聚集的人數,今年差遣宣教師禮和按立及接納牧師禮分別在不同時舉行。不知道這個安排是否會後無來者?因為疫情過去就不需要分開舉行了。

我被區會邀請(指派)擔任講員,感到非常榮幸,做歷史中的第一次差遣禮講員。盼望今天受差遣的宣教師也在牧職旅程中記得這日子,成為上主在你們生命中的印記。

我今天選了三段經文和大家分享,分別是王下二1-18、徒二十25-35和約十六29-33,三段經文都是敍述離別的場合,講到傳承。今天的信息會特別集中在王下二1-18這一段經文。

二、主題

  1. 面對離別的心情

人在生命中總有離別,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都描述離別的痛苦和不捨。我們也經歷過很多。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當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要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會很難接受,除了感情上的牽繫之外,還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轉變,而轉變往往使人失去安全感。

王下二1-18講到以利亞要離開了,他的弟子/繼任人以利沙很難接受,也依依不捨。王下二2:「以利亞對以利沙說:『耶和華差遣我往伯特利去,你可以留在這裡。』以利沙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指著你的性命起誓,我必不離開你。』」由吉甲到伯特利,由伯特利到耶利哥,由耶利哥到約但,這個對話重複了三次。連先知的門徒表示上主今日會接走以利沙的師父,以利沙也說:「我知道,你們不要作聲。」表現出以利沙矛盾的心情,對師父的尊重、倚靠和忠誠。

各位在座的同工,你所服務的堂會可能有主任牧師、主任宣教師,又或者你本身就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學習像以利亞一樣,有一天要放下,要完結上主交給我們的使命,並把任務交給下一代。我們有以利亞一樣的灑脱嗎?我們中間,也有不少同工遲早要面對接棒,成為牧師,擔任堂主任的職務。我們會有以利沙一樣的不安和焦慮嗎?過去倚靠的牧者要離開了,我們要獨自面對未知的將來,我們會恐懼驚惶嗎?

  • 對交棒者的挑戰

對於所有交棒者來説,他們面對三個挑戰,就是他們是否已完成任務,會得到怎樣的評價?他們是否找到並訓練出繼承他們的領袖?以及如何把棒交出去?

(1)完結和評價

對於接近退休或面對離任的牧者而言,我們很自然的會問:我做得怎樣呢?有沒有盡力呢?我離開以後,別人會怎樣説起我呢?上主是否對我表示讚許呢?

當以利亞乘旋風升天時,以利沙看著他離開時的氣勢,説:「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騎兵啊!」以利沙不單只認為以利亞像他的父親一樣,照顧他,教導他,值得他尊敬,而且,他和當代的以色列人,都記得以利亞在迦密山以一人之力大戰幾百個巴力先知,並且戰勝。他面對當時操生殺大權的王帝亞哈,一點也不畏懼。他就是以色列的戰車騎兵,能夠抵擋敵人的千軍萬馬。這是一個極高的歷史評價,也是列王紀作者對以利亞的歷史評價。

在新約徒二十章,保羅和以弗所的長老話別,並且作出了對自己的評價:「怎樣凡事謙卑,以眼淚服侍主,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你們也知道,凡對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隱瞞不説的⋯⋯」(19-20節上)「所以我今日向你們作證,你們中間無論何人死亡,罪不在我。因為上帝一切的旨意,我並沒有退縮不傳給你們的。」(26-27節)「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或衣服。你們自己知道,我靠兩隻手工作來供給我和同工的需用。」(33-34節)相信這不單只是保羅自我的評價,也反映出使徒行傳這本初期教會歷史書的作者路加和初期教會對保羅的評價。這也是一個很高的評價。

我們怎樣評價自己呢?別人怎樣評價我呢?上主是否會稱我為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呢?

(2)培養繼承者

至於第二個問題:是否找到或者訓練出接棒的領袖?

所有做領袖的都面對同一個考驗或試探:我是否一個出色到不能替代的領袖呢?

一個出色的領袖,其光芒是不可以掩蓋的,其他人自然會被領袖的風範和特質所吸引,願意支持和追隨。不論這些領袖自覺或不自覺也好,看來都是難以替代的。別人根本沒有他/她的魅力、熱誠、恩賜、智慧、勇氣和委身等。這樣,這個領袖的宿命就是在他/她離開以後,再找不到這樣一個領袖,而他/她所帶領的群體便會萎縮甚至在歷史中消失。

因此,有人說,一個成功的領袖,其中一個成功的要素,就是挑選出或訓練出繼任人,使一個運動/組織或者機構再上一層樓,而不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根據王上十九章,在以利亞於迦密山戰勝巴力先知和被皇后耶洗別追殺逃難到何烈山之後,上主要以利亞膏以利沙接續以利亞的先知職。以利亞見到以利沙,便將自己的外衣搭在以利沙身上,類似中國禪宗的傳授衣鉢給繼承者。自此以後,以利沙便追隨以利亞,像兒子服侍父親般服侍他。以利亞也看著以利沙的成長。

到以利亞要走而以利沙依依不捨時,以利亞便問以利沙:「『我未被接去離開你以前,你要我為你做甚麼,只管求。』以利沙說:『願感動你的靈雙倍感動我。』」(王下二9)以利亞聽到以利沙的心願時,不知道他的心情如何?他會否想:我已經這麼厲害了,你還要比我厲害兩倍,是否自視太高了呢?以利亞顯然有容人之量,不怕青出於藍,不怕教識徒弟無師父,只説:「你求的是一件難事。我被接去離開你的時候,你若看見我,就必得著;若不然,就得不著了。」(王下二10)結果,以利沙不單看見以利亞被接升天,而且也拾起以利亞的外衣來打水,使水神蹟地左右分開,就像以利亞做的一樣。(王下2:11-14,8)之後,以利沙也行過各種的神蹟,充分表現出他的自信和上主使用他來當先知。他還帶領著一班門徒,像孔子有追隨他的學生,墨子有追隨他的門人一樣。最終,以利沙在臨終時得到以色列王約阿施的探候,還伏在他臉上哭泣,説:「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和騎兵啊!」(王下十三14)他得到以利亞一模一樣的歷史評價,而且還從國家元首的口中作出。

當然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連雙生子女也不是。亞伯拉罕丶以撒丶雅各和約瑟等族長各有各的性格和特質;摩西和約書亞亦有不同的個性,他們身處不同的時代,對以色列民族作出了各自的貢獻;士師記中的士師更有不同的人格特徵;以利亞和以利沙也是不同時代的人物,也留下了不同的事蹟。我們在不同的時代也需要不同個性和特質的領袖,才能面對時代的挑戰,不需要照抄上一代的領導風格和模式。

各位同工,大家都可以在教會中成為出色的領袖,不是靠我們的力量,而是倚靠呼召的主和他的靈。

(3)交棒

第三個問題:如何交棒?

在王下二章,我們讀到以利沙怎樣死命的跟著以利亞,寸步不離,但是,又意識到他要離開。他更希望自己日後有師父以利亞一樣的能力和成就,不負上主所託和以利亞的栽培。以利亞則十分淡定,在最適當的時候,在上主安排的時間,一點也不匆忙,頭也不回的乘旋風而去。

不知道我們在退休或離任時,是否有以利亞一樣的瀟灑?

如果有一天,牧者要退休了,要和熟悉的弟兄姊妹說再見,教會辦公室不會再有你的位置,不可以請其他宣教同工、幹事和弟兄姊妹協助你完成一些事情,不再有公事上的職位和名片,信用咭公司不再接受你申請新的信用卡,在家一覺醒來發覺無事要做,無人要見。不知道你會有甚麼感覺?

如果有長執向將要退休的牧者表示:牧師,教會不可以沒有你的,你健康還可以,年青的同工還需要你栽培,不如遲一點退休吧?你會怎樣想?這是我這樣年紀的牧師不得不想的問題。我希望自己在退休時,有以利亞一樣的瀟灑,沒有掃羅王一樣的自以為是。

三、結語:給接棒者的鼓勵

最後,我想講一個故事和幾句鼓勵接棒者的説話。

話説禪宗五祖弘忍發現慧能有很高的悟性,在測試後決定傳衣鉢給這個二十三歲,未正式受過禪修訓練,甚至未接受過最基本佛理訓練的南蠻,成為禪宗六祖。弘忍擔心其他弟子會妒忌和傷害慧能,於是漏夜把衣鉢及頓教法門傳給他,並一起坐船渡過長江。在渡河的時候,弘忍和慧能爭著操槳。弘忍説:「應該是我來渡你過河。」慧能卻回答説:「迷時師渡,悟時自渡。」弘忍聽了,大為讚賞,並預言佛法會因慧能而大盛。有一天,我們中間有一些同工會成為接棒人,不能夠再倚賴師傅了,要有信心負起責任,倚靠上主,走下一程的人生。

主耶穌在面對十字架苦杯和門徒星散的情況下,他仍然鼓勵他的門徒:「我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使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約十六33)

保羅在米利都也對以弗所的長老表示他離開以後,教會要面對內外的困難和挑戰。另一方面,他又鼓勵他們説:「現在我把你們交託給上帝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使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十32)

我們雖然會面對艱難的處境,急劇變化的世界,上主會保守他的教會,也會賜福每一位事奉他的人。願上主的靈加倍與這一代的牧者同在,使他們成為上主合用的器皿,榮耀他的聖名。阿們!

編註:本文為本會於二零二一年十月十七日下午舉行之二零二一年差遣宣教師感恩崇拜中宣道之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