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廬】「不知道」的福氣

700

梁玉嫻 本會家庭支援服務中心主任

養育小孩,其中一個必經的過程——就是有關孩子的種種,你會越知越少。這個體會,就由我送孩子入學開始,看着他們踏進校園,驀地發現,有很多他們的事,你會不知道;是的,縱然孩子回來會說會分享,那只是一小部份,也許是很少的部份。

這是成長的重要一步,他們要自已應付所遇到的一切人與事;這個過程會繼續,到中學、大學更甚,回家時,看見他們臉色不悅或興高采烈,都未必知道所為何事。回想,就是我們小時候,有多少驚心動魄、魂牽夢縈的事情,你會跟父母分享嗎?不是關係不好,也許就是那種親,不想對方牽掛、疑慮或失望,是嗎?就是種種快樂事,也許是我們不容許不贊同的頑皮事,你和我有聽的本事嗎?

對於種種不知,作父母的反應各有不同;失落焦慮的,擔心孩子就會應付不來、行差踏錯、萬劫不復;又或感覺孩子不再親近自己,關係疏了。相反,有時聽見一些父母對孩子的種種娓娓道來,來龍去脈心情起伏清晰掌握,我沒有懷疑他們撒謊,而是他們那種以為完全掌握和了解的態度,倒令我憂慮,當他們發現一些不如所料的事情,會怎樣呢?

培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會發現自己有很多的限制,我們會為孩子作出種種調節和改變,但有些地方也改變不來,也未必能改進;相反,孩子的到來,打開了我們的眼界和界限,我們種種的限制,也許是孩子成長的可能性。

我怕水,孩子跟着別人去學游泳,他得以經歷另一種學習方式;我愛靜,孩子跟其他人去熱鬧,讓他穿梭靜與閙之間;我手腳不靈巧,孩子的小巧手只好自己探索與領略;其中孩子所經歷所體會所學習的,作父母都未必知道,也許有受傷有不順有失敗,但他有自已的路途。在這些時候,作父母最能做到的,不是要自我完善,不是要事事為孩子籌劃安排包底,而是不以自己的限制而限制孩子,放心放手放開,讓孩子嘗試;當他們敗了累了難過了,能願意靠在父母肩頭上歇息回氣,就是我們為孩子做的美事。

我不是鼓勵父母置孩子不理 ,而是不要迷信「知道」。當孩子還年幼的時候,我常想,若他們長大後,心靈有所依歸,有一、兩個明事的前輩,又有良朋在旁,我就感到很安心;事事要找父母,絕不是值得慶幸的事。一方面,我不能高估自已的能力和能耐,另一方面,我亦可能隨時消失。

父母們,「不知道」有時也是一種福氣,要看你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