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專講】世界比權力中心大得多

766

蒲錦昌牧師 本會副總幹事

中國讀書人主流的傳統,就是透過自己的知識,進入權力中心,改變混亂和失序的世界。儒家的孔子丶孟子如是,法家的韓非子丶商鞅如是,當然還有春秋戰國後期的縱橫家。能夠像莊子一樣超然物外,或像老子一樣喜歡小國寡民的人,始終是少數。又或者,像亂世中的阮籍丶嵇康,裝聾扮啞,詐癲扮儍,才能苟活。至於自我放逐、遠離權力中心丶不食周粟的伯夷丶叔齊,就只有餓死首陽山的結局。

唐朝定儒家於一尊,又進行科舉取士,讀書人學而優則士的傳統更加濃厚。宋太祖趙康胤立下文人治國的家法,更影響宋朝讀書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這個天下,自然離不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王權。現在留下大量作品的詩人李白丶杜甫,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柳宗元,詩丶詞丶畫丶書法皆出色的蘇軾,都做過官,都服事過當朝君主,都為所身處的時代留下足跡。

蘇軾一生士途有升有降,他卻沒有在得意時被權力充昏頭腦,在黨爭激烈的時代黨同伐異,加害他人;也沒有在失意時懷憂喪志,一蹶不振。反而,他一直維持剛正不阿的性格,有寬廣的心胸和恢宏的氣魄,在詩詞丶散文丶山水、畫作和書法中找到抒發的渠道和樂趣,在吃喝時享受美味,在宗教信仰中參透人生,活出了一個積極和多姿多彩的人生。他甚至成為了後世的一個參照,讓身處世變的林語堂在一九四七年以英語寫成《蘇東坡傳》(註1),向西方人介紹這位傑出的東方人;又讓囚禁獄中的李一冰,捱過苦難的日子,出獄後寫成《蘇東坡新傳》(註2);亦為身在亂世中受過專制政府苦頭的中國古典文學教授葉嘉瑩所高度讚賞(註3)。蘇軾的人格和作品,或許也可以成為所有遭遇困厄者的安慰和鼓勵。

讓我們看看蘇軾逃過人生大難,被貶黃州時所作的一首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

成敗得失,在有限的歷史時空底下,的確難以看得清楚。除非我們走出有限的時空和個人的局限,才能找到自己在歷史中的定位和角色,不再計較一時一地一人一事的成敗得失,並對自己的行事為人有一個公正的評價。

註1:林語堂著:《蘇東坡傳》。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初版,2019年6月三版。
註2:李一冰著:《蘇東坡新傳》(上丶下册)。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9月四版四刷。
註3:葉嘉瑩著:《唐宋詞名家論稿》及《唐宋詞十七講》。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月初版一刷。